綠野仙蹤開啟,蒙德斐爾.幼兒園
零壹城市作品
近日,由零壹城市擔綱建筑、室內一體化設計的紹興金昌蒙德斐爾.幼兒園正式落成開園。項目按照中國幼兒園建筑的最高標準設計,包含了18個班級,建筑面積達16512平方米。


△ 建筑立面 ©吳清山
項目坐落于高密度的老城區,周邊來自各個年代的住區林立,蕭紹運河從場地東南方靜靜流過,倒映出老城淡泊寧靜的生活氣息。

△ 運河從場地東南方靜靜流過 ©吳清山
△ 在周邊的城市環境中脫穎而出 ©吳清山
項目容積率高達1.3,是一座罕見的“高密度”幼兒園。如何讓一座四層高度的幼兒園親切、和藹,承載讓孩子們接觸自然、釋放想象力的愿景,是這個項目最大的挑戰。
△ 正鳥瞰 ©吳清山
“教育不是裝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綠野仙蹤
設計團隊圍繞“探索”的主題提出了“綠野仙蹤”的設計概念,將建筑分為六座白色“小屋”,小屋們面朝河流,圍坐在一塊起伏的“綠毯”之上,“白屋”和“綠毯”巧妙地將部分建筑隱藏,創造出多維度的立體活動空間,將建筑隱匿于自然之中,再現綠野仙蹤的天真爛漫。
△ 實體模型 ©吳清山

△ 建筑細部 ©吳清山
01 / 綠毯式的生態樂園
“綠野仙蹤”來自豐富多彩的自然。想要在容積率高達1.3的土地使用強度下同時滿足多綠化、更適合孩童尺度的建筑絕非易事,建筑體量被拆解成六個圓潤Q彈的雙坡小房子,小房子們環抱著大庭院呈U形布置,綠毯穿過庭院和二層空間,形成一座座綿延的草坡,給孩子們以包裹式的安全感。
△ 中心大庭院 ©吳清山
建筑呈現出多樣卻又和諧的整體感,主體以白色為主,內側輔以源自太陽的暖黃,火紅點綴其間,增加空間的趣味性和活力。為孩子們定制專屬的小房子喚醒小朋友們對校園的認同和歸屬感,場地也由此變為孩子們的樂園。

△ 課間玩耍 ©吳清山
不同于常規的對稱雙坡設計,每個小房子的屋脊都進行了有趣的偏轉,實現了微妙的雙曲面不對稱雙坡屋頂,讓建筑造型更加靈動且富有童趣。同時,建筑檐口、開窗都做了圓潤的倒角處理給孩子們以溫潤的親近感。

△ 建筑細部 ©吳清山

△ 建筑細部 ©吳清山
為了實現建筑從屋面到立面的一體化效果,設計團隊選用了白色鋁板為屋面主材料,一體板為建筑立面的主材料,同時創新地將往常水平向的拼縫改為垂直向以實現不同材料間的拼接。
中心花園面朝河流,天氣晴朗時,綠意盎然的花園與河面的粼粼波光相映成趣,吸引孩子們來到戶外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在草坡隧道里捉迷藏、滑滑梯,為這片小型的生態樂園帶來一片片歡聲笑語。
△ 從河對岸看向建筑 ©吳清山
在校園里,孩子們不僅可以接觸多樣的植物、花卉種類,還可以在小池塘里養泥鰍、沿河后院養小動物等,在與自然的互動中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網。
△ 內庭院玩耍空間 ©吳清山
02 / 多向度的互連空間
“綠野仙蹤”由多向度的立體活動空間構成。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應是由“通過探索環境時所獲得的經驗”的結果。不同于層與層之間明確劃分且獨立的做法,垂直綠化的草坡將建筑劃分為上下兩個層次,再通過樓梯、連廊等將內外上下貫通,進一步弱化體量的同時形成多層次的開放空間,孩子們可以經由草坡上的樓梯到達二層的戶外連廊,或是下課后快速到達中央的大庭院玩耍。
△ 通往二層戶外空間 ©吳清山
六座小尺度建筑由彩色玻璃的連廊相連,上下交錯的連廊不僅豐富了立面的變化,也增加不同體塊間的交流體驗。光線穿過彩色玻璃,形成富有童趣的空間感受的同時加強空間引導性,孩子們透過彩色玻璃觀察窗外的世界,感知和往常不一樣的景致。
△ 彩色玻璃連廊 ©上海本兮視覺
屋頂活動空間是地面室外活動的小尺度延伸,承載了因天氣、時間、場地等客觀因素影響后的活動,除了可以自由活動外,屋頂空間還可以提供多種泛學習活動,如:種植、閱覽、觀星、展示、表演等。從地面的景觀花園到屋頂的游樂場,孩子們可以自主規劃其所需的相應活動空間,自在地去探索、發現,在探索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增加運動量。
△ 連廊將六座小房子相連 ©吳清山
03 / 主題化的場景營造
“綠野仙蹤”來自主題化的室內場景營造。飽和度較高的色彩從建筑貫通室內,多元的大面積明亮色塊搭配溫暖的原木色被運用在各個空間,簡單高效的劃分使用功能,孩童喜愛的元素如圓拱、倒角等隨處可見。內部空間的功能結合幼兒人體工程,以場景化的方式塑造個性化的教學空間。
△ 明快的入口門廳 ©上海本兮視覺
每天清晨,家長們將孩子們安全送達地下接送區,孩子們經過晨檢后再來到一層門廳。
△ 地下接送區通往一層 ©吳清山
一踏入門廳,便仿佛墜入“奇幻森林”。明快而多層次的綠色、溫暖又大面積的木色,視線穿過門廳可以望見中央的大花園,每天上學都變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